天天精选!大国重器创造中国奇迹


(资料图)

近日,中国天眼的新发现又一次引发关注——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CPTA)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这个重大突破让我们感受到大国重器不负众望,也充分展现了中国巨大的科技创新潜力。

科技创新潜力巨大,体现在后发先至的赶超上。

引力波探测相关突破曾于1993年、2017年两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纳赫兹引力波是引力波的一种,其探测有助于天文学家理解宇宙结构的起源,但探测难度大、门槛高,是国际物理和天文领域的竞赛焦点之一。目前已知的唯一探测手段,就是利用大型射电望远镜对一批自转极其规律的毫秒脉冲星进行长期测时观测。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的三个国际研究团队利用各自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已分别开展了长达20年的纳赫兹引力波搜寻。

在纳赫兹引力波探测领域,中国是后来者,观测时间跨度远远短于美、欧、澳三个国际团队。此次突破,仅仅采用了中国天眼测量57颗毫秒脉冲星的3年5个月的数据。CPTA团队充分利用中国天眼灵敏度高、可监测脉冲星数目多、测量精度更高的优势,以数据精度、脉冲星数量和数据处理算法上的优势弥补了时间上的差距,使我国纳赫兹引力波探测灵敏度达到了与美、欧、澳相当的水平。20年的差距用短短数年追平,从“跟跑”变成“并跑”。这惊人的追赶速度,也预示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很快就将站到“领跑”位上。

科技创新潜力巨大,根植于自立自强的底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天眼能让中国科研团队如虎添翼,就因为它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大观天利器。FAST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其综合性能比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提高约10倍,可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如今,中国天眼已发现脉冲星超过780颗,是全球发现脉冲星最多的天文观测大科学装置;此外,还发现了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双星系统……

中国天眼于1994年提出构想,2011年3月动工兴建,2016年9月建成,2020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漫长的筹备期,凝聚了中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高远志向、独到眼光和无私奉献;高效的建造期,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取得了59项发明专利,凸显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是中国制造的标志性成就;丰收的运行期,展现了大国重器在基础研究领域推动科技竞争格局重塑的关键作用。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在科技领域突出显现,科技竞争与国家安全融合度不断加深。不光是中国天眼,中国散裂中子源、东方超环、上海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均已成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大国重器。虽然大国重器投资大,建设时间长,难以在短期内获得直接经济收益,但却是勇攀科技高峰、建设科技强国所必备的。期待更多大国重器,创造更多中国奇迹。(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惠敏)

关键词:

    为你推荐

    创建全国文明镇 西樵山开展山上古村环境整治工作

    美化景区提品质,让西樵山古村落更美更宜游!8月15日下午,西樵镇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西樵山古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西樵山古村自唐代

    来源:珠江时报 22-08-17

    协鑫新能源:拟9037.98万元出售7座光伏电站

    3月16日,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附属苏州协鑫新能源及苏州协鑫开发(作为卖方)、江苏和盛(作为买方)于2022年3月16日与该等目标公司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EPC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3月16日,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第一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因地制宜利用光伏 四川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发布

    3月14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发布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力争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青海:重点支持黄河上游光风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项目融资

    3月15日,青海省发改委发文称,积极推进金融战略合作加大黄河青海流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支持力度。其中提到,2022年,青海省发展改革委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