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人的“眼睛”

■遇见“我与中国教育报”征文庆祝中国教育报创刊40周年

我是中国教育报的忠实读者。20多年来,读中国教育报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即使出差耽误,回来也总会补上。

我也是中国教育报认真的作者。没有细算,20多年来,大大小小的文章不会少于60篇。我有个真实的想法: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是一种荣耀,是我进步的标志。


【资料图】

这么多年来,我对中国教育报有这样的总体感觉,它是一个高平台,可以纵览,可以放笔,可以透视,可以瞭望。它引导我们把教育之根深深扎在中国的大地上,彰显中国教育的中国气象。不妨用一些比喻:它是一张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地图,一个个路标凸显出重要节点;它是一把放大的比例尺,展现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全景和无限大的希望。不过,我最想比喻它是眼睛,凝视当下,瞭望世界,想象未来。

2016年3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发布,引发强烈反响,核心素养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词。从文献和走向看,尽管核心素养几乎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和重要国际组织共同研究的主题,其具体内容却没有统一的表述。

显然,核心素养具有世界普遍意义,又具有民族性,即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体现国家的价值追求。于是,一个话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这需要深度研讨,这样的研讨只有在中国教育报进行才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鲜明的引导。于是,我和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主编汪瑞林沟通,他鼓励我写成系列文章。我写成了三篇:《核心素养:开启素质教育新阶段》《核心素养之核心》《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

结果证明,影响很大,几位学者还将其翻译出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领导也给予肯定。我给瑞林发了短信:“瑞林,我们做对了,谢谢您。”他的回复也十分简洁:“成老师,我们永远跟随时代的步伐,谢谢您。”“谢谢您”也许是读者、作者与编者最真诚的话语和最美好的故事。

我知道,中国教育报赋予我们大家一双眼睛,而这双眼睛也是作者与编者共同构筑起来的。这双眼睛可以洞察时事,透视世界风云。当然,这是中国教育人的眼睛,它的明亮之源在于教育人、教育报人的中国灵魂。

我常想起“报眼”这个概念,也知道“报眼”的原义,但是,我深以为,中国教育报的“报眼”不仅在头版,几乎每个版面都有“报眼”,比如校长周刊,比如好老师,比如理论周刊;比如读书周刊、文化周末等。而这样的“报眼”让“教师之眼”明亮起来,让“改革之眼”敞亮起来,让“时代之眼”灿烂起来。

中国教育报的“眼睛”是我和中国教育报故事的“报眼”。

(作者系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20日第3版

关键词:

    为你推荐

    创建全国文明镇 西樵山开展山上古村环境整治工作

    美化景区提品质,让西樵山古村落更美更宜游!8月15日下午,西樵镇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西樵山古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西樵山古村自唐代

    来源:珠江时报 22-08-17

    协鑫新能源:拟9037.98万元出售7座光伏电站

    3月16日,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附属苏州协鑫新能源及苏州协鑫开发(作为卖方)、江苏和盛(作为买方)于2022年3月16日与该等目标公司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EPC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3月16日,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第一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因地制宜利用光伏 四川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发布

    3月14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发布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力争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青海:重点支持黄河上游光风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项目融资

    3月15日,青海省发改委发文称,积极推进金融战略合作加大黄河青海流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支持力度。其中提到,2022年,青海省发展改革委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