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赛道不断升温 上市公司积极挖掘新蓝海|焦点快报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大规模应用推动电池退役量加速释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受到行业广泛关注。6月10日,在2023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动力电池回收与综合利用”主题论坛上,业内人士对行业发展进行热议。

多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锂电回收产业将迎来千亿元级市场机遇,动力电池即将迎来规模化退役期,车联网平台大数据反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时机已成熟,技术、资质与资源过硬的企业将成为赛道主旋律。”

中泰证券认为,根据动力电池平均寿命5年-6年测算,第一批商用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将在2023年开始退役;预计2025年理论退役动力电池约为42.8万吨,2030年将达到300万吨,按各类型电池单吨回收收入测算,对应市场空间1485.33亿元。拆解回收可提升空间较大,未来或成为主要回收方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可以跟踪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生产到流通、报废和回收再利用,积累宝贵的数据。通过规模化运作和有效的回收处理技术,行业发展将逐渐成熟,并且为相关的企业带来可观的商机和社会效益。”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广发证券电新行业相关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新能源车后市场潜力无限,未来几年将是行业分水岭,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格局处于持续优化状态,行业从幼稚期进入成长期;合作形成‘车企—电池厂—回收企业’的回收产业闭环将成为行业趋势。”

不过,安光勇认为,近年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竞相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但整体竞争格局呈现“小、散、乱”的局面,动力电池回收关键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长城国瑞证券认为,近期,随着碳酸锂价格回升,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经济效益将得到有效改善,处于发展初期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或迎来发展机遇。

6月9日晚间,动力电池回收企业龙头格林美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与天原股份以及宜宾市高县人民政府共同在宜宾市签署协议,拟共同投资17.1亿元建设宜宾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示范产业园项目,在园内建设10万吨退役动力电池与电池废料再制造生产线、5万吨磷酸铁锂材料再制造生产线、3GWh再制造储能电池包生产线等三个子项目。

格林美最近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计划到2026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达到30万吨以上。2022年,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与梯级利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2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达312.60%。回收拆解的动力电池达到1.74万吨(2.10GWh),同比增长98.11%,占中国动力电池报废总量的约10%以上。

长久物流在6月9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新能源业务主要利用公司多年积累的产业链优势,为主机厂、动力电池厂商、动力电池原材料及相关化学品生产厂商等产业链客户提供物流、仓储等传统服务,并围绕汽车后市场,推动动力电池回收渠道建设。

“相关上市公司进入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这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发展态势。需要注意的是,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研发水平和资金投入实力,上市公司应审慎经营。”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向记者表示。

关键词:

    为你推荐

    创建全国文明镇 西樵山开展山上古村环境整治工作

    美化景区提品质,让西樵山古村落更美更宜游!8月15日下午,西樵镇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西樵山古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西樵山古村自唐代

    来源:珠江时报 22-08-17

    协鑫新能源:拟9037.98万元出售7座光伏电站

    3月16日,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附属苏州协鑫新能源及苏州协鑫开发(作为卖方)、江苏和盛(作为买方)于2022年3月16日与该等目标公司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EPC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3月16日,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第一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因地制宜利用光伏 四川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发布

    3月14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发布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力争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青海:重点支持黄河上游光风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项目融资

    3月15日,青海省发改委发文称,积极推进金融战略合作加大黄河青海流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支持力度。其中提到,2022年,青海省发展改革委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返回顶部